提高视觉处理能力的方法以及反思(二)

视觉处理能力可以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细节的区分能力,一个是动态视觉能力的处理,包括视力跟踪以及外围视觉能力( tracing and peripheral vision )。第一个针对的是觉察以及区分精细细节的能力,第二个跟各种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相关。

对于静态细节区分能力,我使用的训练方法就是根据客户目前的视觉处理能力,提供几个很相似的图形/字母,难度要比现在能够轻松区分出来的图形/字母稍微难一点,等客户可以轻松区分以后再细化,逐步深化,逐步提高。

对于视觉跟踪以及外围视觉能力,一个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的球类运动。大球要比小球难度低,轻飘飘的布球要比硬邦邦的篮球难度低,各种球类活动在能力范围内多练都非常有益。Rhythmic Movement Training(RMTi) 以及 Feldenkrais Method 对这个问题都有比较有效的方法。同时我非常推荐 air hockey table,这个很多娱乐场所都有,可以多玩,速度因人而异,不需要玩得非常快。

所有我学过或者正在培训的方法里,RMTi我非常推荐,投入产出比很高的方法,对特殊需要儿童以及有些发育延迟的儿童效果很好,只需要家长每天坚持做上10-15分钟。当然因为动作比较简单,一般过了一两年后效果就到瓶颈了。这就是Feldenkrais方法的优势了,这种方法可以有近乎无穷的变化,可以不断刺激大脑发育,当然价格会高不少。

一些学龄儿童有比较严重的字迹不端正的问题,其中一些的原因之一也是视觉处理的细化能力不够,所以字迹是否端正或者潦草对他们而言感觉差不多。但是现在的主流应对治疗方法主要都是针对精细动作训练,以及不断的提醒写字要认真,而视觉处理方面的不足却被忽视。观察这种孩子的图画,细节一般都非常简单,因为平常观察到的视觉信息忽略了很多精细内容,所以大脑内的图像就很简单缺乏丰富细节,所以只能画出简单图案。对于这样的情况,上面的训练方法同样有效。

以上是个人看法以及成功经验总结,供读者参考。

初次灵气(Reiki)体验

因为跟我一起参加Feldenkrais Method (费登奎斯方法)培训的同学中,有不少接触过Reiki,甚至有人接受过Reiki practitioner的培训,他们给我做过一些初步介绍,这种方法是利用宇宙中的正能量帮助自己和他人,感觉非常spiritual,似乎很适合我,所以我也想试试。

顺便说一下Feldenkrais Method,是一种借由动作来完善自身的整体机能,包括运动控制,大脑,乃至精神层面和情绪等等诸多方面的非主流治疗和运动学派,比较偏门一些,而Reiki就更加偏门。我之所以对这些非主流的学派有兴趣,是因为我发现他们具有很短时间内就急速提高人体各方面机能的潜力,这个是传统治疗方法不能够做到的。但是跟所有治疗和运动方法一样,这种神奇的效果,在时间和疗效上并没有一定的保证。

我在Australia Reiki网站上找到了离我比较近的一位master级别的Reiki治疗师,约好了时间就过去了。开门的是一位非常慈祥而普通的老太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Reiki中文叫灵气,是借助宇宙能量的一种方法,因此我的预期是master应该多少有些仙气,所以见到master第一眼我的想法是,我来对地方找对人了吗?房间墙上很多东西,茶几上也是满的,感觉不到任何仙气,我自然而然的谨慎怀疑。

老太太终于落座开始跟我聊天,这时候起我开始感觉到气场变了,屋内有一种看不见说不出的东西,大脑内的神经已经开始感到放松。这时候我知道,我来对地方了,于是一边聊一边享受这种放松的感觉,同时很期待等会的治疗。

老太太给我做了一个engergy scan,这是很神秘的一种技能,简单讲就是她能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能量光。她大概讲了一下我的energy scan情况,然后治疗正式开始。

我只需要躺在床上什么都可以不做,这应该是Reiki比较特别的地方,尤其是对没有多少运动能力的客户,这是一个优势,Reiki的要求很低,只要能躺着不拒绝就可以了。

我的Feldenkrais同学描述的Reiki体验是,当治疗师把手放到她头上的时候,她感觉治疗师rearranged everything。我完全同意这种体验,而且加上一点,就是我年初最开始拿到了六帝钱放到枕头底下的时候,我感觉马上头部有反应,晕沉沉的,连着昏睡了三天,现在老太太把手放在我头上的反应跟最开始躺在六帝钱上睡觉的反应非常相似。她的手放在我身体的不同地方我的感觉各式各样,头部感觉还是最为强烈。

治疗结束,老太太说帮我卸掉了很多负能量,这不正是我期望的嘛。

回家后,我感觉人不一样了。我发现口味变了,不喜欢重口味的菜了,更喜欢素菜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满心欢喜的喜欢。一到晚上身上就发痒,估计是排毒,就这样痒了差不多一周。情绪上平和了很多。基本上这是我这辈子接受过的反应最强烈改变最大的两次治疗之一,上次是在20年前发生的,我完全的臣服了。对于各种改变,我都以平常心看待和接受。

很期待下一次的治疗。

漫谈精细动作的训练

在幼教行业工作过,见识过不少温柔的或者强硬的训练幼儿精细动作的方法,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本着良好的愿望而不能达到目的,我认为有些让幼儿非常沮丧自卑的训练可能会得到反效果,让儿童见到这种训练就产生本能的抵触和失败感。在与残疾人士的工作中发现不少精细动作的训练也不得法,所以想随便聊一下。

对于幼儿来说,一部分不得法的训练源自不能根据孩子目前的状况因材施教,期望值与孩童本身目前能力之间有巨大差异。让有dyslexia 特征或是有视觉处理问题的4岁孩子抄写自己的名字,结果自然是一团糟。另一部分的不得法训练的原因,也是幼教以及其他的精细训练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就是认为精细动作其实就是训练抓握笔的姿势和力度。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观点。

写字为主的精细动作其实包括了非常多的方面,看上去好像只是手指在动,其实手腕的运动也很重要。大家可以试着手腕固定不动写字看看是不是非常困难。手指运动绝不仅仅只是力度的问题,各个手指头之间的力度转换与协调,力度使用的恰到好处,时间配合,都是重要过力度本身的要素。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想象有一个人的手每个手指头都力大无比,但是僵硬得不行,弯曲困难,一个手指弯曲度稍做改变都非常困难,如果想这种手写字,可以想象会有多么困难。所以实际上训练手指手腕的协调与配合其实更重要。很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关于精细动作的训练都非常着重于手指头的力度以及抓握姿势。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写字等精细动作操作的部分是肩颈部。这是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其实相当重要。我所有的客户,只要能写字的,每个人的字体都变好,而事实上我都没有动过他们的手和手腕,只是处理过他们的肩颈部分。附图是其中一个客户写字字体的变化。我看过一些被人推荐的训练手部操作的录像,当手抬高伸长到一定程度以后,整个肩臂以及手部已经被拉伸的非常紧了,接近极限,如果这个人本来就有精细动作困难,这种情况下想很好的用手或者手指头做任何细致的操作都会非常困难。

before
After

另外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方面就是视觉处理能力。视觉处理是最终书写的导航仪,也是身体自己把书写结果反馈给大脑,这样大脑能根据前面的结果调整后面的操作。有视觉处理问题的小孩,有很多有书写难看的问题,但是在提高视觉处理能力以后,很容易观察到书写整洁度和可读性明显提高。我曾经在一个preschool见过一个孩子,用差不多全preschool最糟糕的握笔姿势,写出几乎全preschool最漂亮的字,因为他的视觉处理能力非常好,而且大脑提供了很好的补偿机制把他的弱势给补偿得非常好。

所以,精细动作,尤其是写字,绝不仅仅是抓笔以及指头力度的训练。

运动不平衡,是因为身体左右muscle/muscle tone 不平衡还是因为大脑不能协调身体的左右部分协同工作?

最近在帮助一个小女孩,其中一个需要改善的方面是她不能左右平衡的爬直线,而是偏向使用左边的身体最后爬成了偏左的弧线。表面上看来是因为她整个身体都是左边好过右边:眼睛左转更容易,身体左转更容易,整个左边的协调性以及力量都好过右边,虽然右部分身体并没有差太多,所以这种左右的不平衡是不能很对称爬行的主要原因。按照这个思路我训练了右侧的身体两次,包括训练身体重量压在右边,以右边为支撑做一些运动,但是进展有限。后来我改变了训练方式:训练臀部做大范围的左右运动,不到5分钟,小女孩已经能够以非常对称平衡的方式爬出漂亮的直线了。

她的muscle/muschle tone 不可能在短短几分钟以内改变很多到左右平衡的地步,这几分钟内真正改变的是她的大脑学会了更有效的协调统管自己的身体,从而能克服左右的不平衡依然能爬出左右对称的姿势。

给我的启示是:对于相当多的情况,身体的muscle tone/muscle 力度肯定对运动的执行有影响,但是只要情况不太极端,训练方法得当,大脑是能够很快领悟并克服这些困难做到平常难以做到的事情的。

在快速提高大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技能后,关于如何能保持水平不再回退的一点思考

实践中已经多次实现一次或者两次肢体训练后就能马上看到大运动技能或者手部精细动作的即刻好转,显得非常行之有效,但是这都有一个潜在的问题:一旦这些肢体训练不再继续,这些新获得的技能都会回退。如何能够做到真正让这些技能固化在大脑反射模版中成为日常行为的一部分一直是我面临的挑战。今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以精细动作为例。手部动作的可运动范围取决于骨骼的可运动范围。手骨包括手臂骨骼的可能性位置决定了手的可能性姿势。如果用一个数学模型来统计,应该是个可数总量,假设是500,再考虑不同重力环境的影响—-比如站着坐着躺着,相关部分的控制力度是有不同的—-这个数字会上升到几千。一般人其实不需要完成所有的姿势和动作,最基本的可以有基本生活自理写字相关的能力所需要的姿势和动作假设只需要500。

假设一个人只能完成100种姿势和动作,那么缺口就是400,这个时候很多基本动作都无法完成。如果再连续的课程中加入各种变化以及不同的形式,补上了200,那么现在就是300个动作和姿势,这时候因为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相关脑部网络连接,那么大脑有希望自行发展这个网络,在不经意中发现新的姿势和动作都成为可能。如果这时候停止刻意训练,由于新信息已经构成网络,并且有希望自行发展,就算是有一部分神经网络没有被经常用到而被废弃,回退也会比较有限。这时候可以说新技能真正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这个假设基于两个要素,一个是假设新技能相关的新网络会被主体自觉使用,用进废退是不变的真理,这个尚不能证实。另一个是有了比较大的新网络以后大脑会比较容易自行发掘新姿势和动作,这个看似有理但是也尚不能证实。新网络的深度无法跟旧的多年的固化的网络深度相比,所以学习者年纪越大这个回退的挑战会越大。

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不同的变化多角度的训练应该是固化新技能,避免回退的重要途径。而年纪越早做训练,就越不容易回退。

简单的腹式呼吸方法或能帮您缓解便秘

便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烦恼,尤其是如厕很久却难以排出之时。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解决了造成便秘的原因是解决便秘的最好方法,不过这个简单的呼吸方法或许能够缓解症状。

这个呼吸方法的核心是能够感觉到横膈膜的运动。吸气时,试着将横隔膜往下压,这样就自然鼓起了下腹部。吸气时,放松被压下的横膈膜,这样横隔膜会自然上升。如此这样随着吸气呼气,压下收起横膈膜,下腹部也随之鼓起收回。这样呼吸几分钟。这样的呼吸方法能够刺激肠部的蠕动,尤其能刺激结肠的蠕动,由此缓解便秘。

其实这也是一个常常被推荐的简单的腹式呼吸方法,它的好处远不仅仅是帮助缓解便秘,只是被提及时,重点常常被放在腹部的突出和收回,而没有放在最重要的横膈膜上,而横膈膜的运动才是最关键的。

您可以在如厕时运用此呼吸方法,以助一臂之力,不过最好还是先在平常放松的时候练习练习:侧身躺在床上,不要压住了腹部,给腹部运动空间,同时保持身体舒服而且全身放松,这个时候练习这种呼吸方法几分钟。等习惯了就能比较容易在任何姿势使用此呼吸方法了。

Chinese